序号
|
项目名称
|
项目类型
|
执行时间
|
项目主持人
|
1
|
流域水环境、水生态与综合管理
|
创新研究群体
|
2012-2014
2015-2017
|
杨志峰
|
2
|
黄淮海地区湿地水生态过程、水环境效应和生态安全调控
|
973项目
|
2006-2010
|
杨志峰
|
3
|
围填海活动对大江大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影响机理与生态修复
|
973项目
|
2013-2017
|
崔保山
|
4
|
纵向岭谷区重大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系统变化交互作用
|
973课题
|
2003-2008
|
崔保山
|
5
|
长江流域水沙产输及其与环境变化耦合机理
|
973课题
|
2003-2008
|
沈珍瑶
|
6
|
重要水系典型污染物形成过程及环境行为
|
973课题
|
2004-2009
|
何孟常
|
7
|
城市生命体生态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
|
973课题
|
2005-2010
|
陈国谦
|
8
|
一体化城市“病”诊断、预防与控制研究
|
973课题
|
2005-2010
|
黄国和
|
9
|
湿地系统生态需水动力机制及整体模拟
|
973课题
|
2006-2010
|
杨志峰
|
10
|
基于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的湿地系统整体调控
|
973课题
|
2006-2010
|
陈冰
|
11
|
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化机理与水污染防治基础
|
973课题
|
2006-2010
|
刘静玲
|
12
|
湿地水生态过程与格局耦合机理
|
973课题
|
2006-2010
|
白军红
|
13
|
酸沉降对典型森林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及其评估方法研究
|
973课题
|
2007-2010
|
李巍
|
14
|
重点区域水体和土壤环境的复合污染特征
|
973课题
|
2007-2011
|
赵烨
|
15
|
重大水利工程影响下河口水环境过程与效益
|
973课题
|
2010-2014
|
沈珍瑶
|
16
|
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安全评估和适应对策研究
|
973课题
|
2010-2014
|
夏星辉
|
17
|
LUCC及其气候/生态效应模拟平台综合集成与多尺度未来情景分析
|
973课题
|
2010-2014
|
战金艳
|
18
|
受损湿地生态修复和围填海的生态补偿机制
|
973课题
|
2013-2017
|
崔保山
|
19
|
围填海活动对湿地水生态过程影响机理和模拟
|
973课题
|
2013-2017
|
孙涛
|
20
|
白洋淀流域生态需水保障及水生态系统综合调控技术与集成示范
|
水专项课题
|
2008-2010
|
杨志峰
|
21
|
高效好氧颗粒污泥的生长结构控制和应用初探
|
863课题
|
2007-2009
|
竺建荣
|
22
|
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-多尺度环境风险分区及基于分区的布局优化调整决策支持系统
|
863课题
|
2008-2010
|
曾维华
|
23
|
漆酶-光催化降解水中氯酚类污染物的复合新工艺研究
|
863课题
|
2008-2010
|
牛军峰
|
24
|
典型城市和区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技术集成
|
863课题
|
2009-2011
|
陈彬
|
25
|
北部湾区域重大环境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技术开发与示范
|
863课题
|
2010-2013
|
裴元生
|
26
|
场地污染修复技术工具包开发
|
863课题
|
2010-2012
|
全向春
|
27
|
有机肥(堆肥)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消减与去除技术
|
国家科技支撑计划
|
2006-2010
|
李艳霞
|
28
|
若尔盖湿地生态需水保障技术与示范
|
国家科技支撑计划
|
2007-2011
|
王烜
|
29
|
城市规划实施的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
|
国家科技支撑计划
|
2007-2011
|
徐琳瑜
|
30
|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评价、水质模拟和污染风险预警预报物联网服务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
|
国家科技支撑计划
|
2011-2014
|
杨志峰
|
31
|
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综合保护与持续利用技术
|
国家科技支撑计划
|
2012-2014
|
董世魁
|
32
|
城市生态水系构建与低碳保质关键技术及示范
|
国家科技支撑计划
|
2012-2015
|
徐琳瑜
|
33
|
东北规模集约化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
|
国家科技支撑计划
|
2012-2016
|
郝芳华
|
34
|
陆域废弃场地低碳生态修复与景观化实用技术
|
国家科技支撑计划
|
2012-2015
|
陈家军
|
35
|
鄱阳湖流域环境响应政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
|
国际科技合作专项
|
2006-2009
|
杨志峰
|
36
|
全球环境变化下湿地生态流量及调控
|
国际科技合作专项
|
2012-2014
|
杨志峰
|
37
|
城市化背景下珠江河口湿地水环境效应
|
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
|
2009-2012
|
崔保山
|
38
|
水坝工程的生态风险及安全调控机理研究
|
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
|
2010-2013
|
杨志峰
|
39
|
三江平原农业活动胁迫下的区域生态环境过程及安全调控
|
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
|
2010-2013
|
郝芳华
|
40
|
浅水草型湖泊生态水文过程演变机制与综合调控
|
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
|
2015-2019
|
杨志峰
|
41
|
城市景观-水环境响应机制及调控方法研究
|
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
|
2016-2020
|
沈珍瑶
|
42
|
黄河三角洲湿地水文连通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及调控机理
|
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
|
2017-2021
|
崔保山
|
43
|
黄河长江源区河水含氮化合物的来源及水-沙界面过程
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
|
2016-2020
|
夏星辉
|
44
|
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食物-能源-水关联关系模拟研究
|
中美(NSFC-NSF)环境可持续性合作研究项目
|
2016-2019
|
杨志峰
|
45
|
珠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技术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
|
2016-2020
|
黄国和
|
46
|
城市群生态基底核算与健康诊断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黄国和
|
47
|
基于物质流的重点行业颗粒物排放精细定量技术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田贺忠
|
48
|
中高纬度湿地生态风险评估与适应性调控途径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陈彬
|
49
|
大气污染的人群暴露测量技术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程红光
|
50
|
生态恢复效果与生态功能提升能力监测评估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董世魁
|
51
|
西南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制及演变机理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刘世梁
|
52
|
我国东部大气环境集成观测与数据共享技术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刘新罡
|
53
|
城市群代谢模拟与生态风险预测预警技术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徐琳瑜
|
54
|
生态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技术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张妍
|
55
|
退化湿地回复生态补水及湿地生态水文调控技术研发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刘静玲
|
56
|
土壤典型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何孟常
|
57
|
梯级水电开发下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及生态修复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蔡宴朋
|
58
|
稻田精准控水扩容技术研究
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
|
2016-2020
|
欧阳威
|
59
|
流域水环境、水生态与综合管理
|
教育部创新团队
|
2009-2011
|
杨志峰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