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名称: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(II)
【课程编号】ENV13803 | 【所属模块】学科基础课 |
【学分数】3 | 【适用专业】环境工程 |
【学时数】48 | 【开设学期】春季 |
【已开设次数】13 | 【建议选课人数】15-40,配助教 |
【授课教师姓名】全向春,赵岩 | 【授课教师职称】副教授 |
【授课教师联系方式】 Email:xchquan@bnu.edu.cn | 【授课教师所属单位】 太阳诚集团0638cc |
【先修课要求】 要求学生先修完环境微生物学、环境工程CAD |
(一)第一章概述2学时 |
主要内容:污水水质;污水出路;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地位及作用 |
教学要求:了解污水水质指标,污水的排放和回用途径;认清生物处理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 课前学习要求: |
重点、难点:废水生物处理的功能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地位 |
其它教学环节 |
(二)第二章废水生物处理基本概念及生化反应动力学6学时基础学时(课堂讲授学时+课程实验学时) |
主要内容: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;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;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;米歇里斯-门坦方程;莫诺特方程式;废水生物处理工程的基本数学模式 |
教学要求:要求学生掌握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,微生物学基础及主要的生物反应动力学 课前学习要求: |
重点、难点:生物反应动力学基础 其它教学环节 |
(三)第三章好氧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-活性污泥法4 学时 |
主要内容: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;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池;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;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;活性污泥法的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;二次沉淀池 |
教学要求: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,气体传递的基本原理,了解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及演变的新工艺,学会活性污泥法基本设计计算 课前学习要求: |
重点、难点:重点是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原理、特点及其发展出的新工艺 其它教学环节 |
(四)第四章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新工艺4学时 |
主要内容:AB、SBR、氧化沟及膜生物反应器等活性污泥处理新工艺 |
教学要求:掌握上述几种新工艺原理及工艺特征 课前学习要求: |
重点、难点:重点是各种工艺原理、特征 其它教学环节布置小组讨论作业,讨论还有哪些新工艺,小组展示。 |
(五)第五章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-生物膜法4学时 |
主要内容:生物滤池;生物转盘;生物接触氧化法;生物流化床 |
教学要求:掌握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,生物膜法的典型工艺流程及新发展 课前学习要求: |
重点、难点:重点是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其它教学环节讨论有哪些新型生物膜处理工艺 |
(六)第六章厌氧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4学时 |
主要内容: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;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;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;厌氧和好氧技术的联合运用 |
教学要求:掌握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,了解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工艺及特点,学会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基本设计方法,了解厌氧-好氧联合工艺的特点及应用 课前学习要求: |
重点、难点:重点是生物处理基本原理、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 |
(七)第七章营养元素的生物去除原理与工艺4学时 |
主要内容:生物脱氮的原理及工艺、生物除磷的原理及工艺、同步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及工艺 |
教学要求:掌握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及典型工艺流程 课前学习要求: |
重点、难点: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 其它教学环节讨论还有哪些脱氮新工艺 |
(八)第八章天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2学时 |
主要内容:稳定塘;污水的土地处理 |
教学要求:使学生掌握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,典型工艺及其特点 课前学习要求: |
重点、难点: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,工艺及特点 其它教学环节 |
(九)第九章污泥的处理与处置2学时 |
主要内容:污泥的浓缩工艺、污泥的消化稳定工艺、污泥的调理工艺、污泥的脱水与干化工艺和污泥的干燥与焚化工艺 |
教学要求:掌握污泥处理与处置基本方法及原理,了解各种污泥处理工艺及设备特点 课前学习要求: |
重点、难点:污泥处理与处置基本方法及原理 其它教学环节: |
五、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
教学过程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论,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技术原理及特点的掌握。要重点突出,讲授核心原理及技术,其它相关知识可以有学生自学掌握。通过布置小组作业,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,拓展专业知识范围。
六、 考核方式
1. 绩占40%,期末考试占60%
2. 平时成绩由课后作业与课堂成绩组成
3. 课堂成绩:课堂提问,学生报告
4. 考试采用百分制。